摘要:有这样一位妈妈,一心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的非常优秀,对自己的孩子非常严格,处处挑剔,真是“爱之深,责之切”,孩子不管做什么家长都要指责孩子哪个地方做的不好,当孩子有什么问题或错误时,妈妈就很不耐烦,甚至会在语言上贬低孩子,给孩子不好的心理暗示。甚至把工作中的坏情绪带回家。
最后这孩子变得缺乏自信,唯唯诺诺,做事畏手畏脚,没有主见,胆小,失去做事的勇气和自信心。为什么看起来妈妈是对孩子严格要求,最后孩子却变成这样呢?我们来进行一下原因剖析。
1.父母情绪化,孩子怕出错
在家庭关系中,有的父母本身工作压力较大,会不自觉地把坏情绪带回家,当孩子哪个地方做的让家长不满意,家长就会把坏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容易情绪化,放大孩子的缺点。孩子面对威严的父母,无反抗能力,慢慢变得不敢表达自己,害怕出错,失去自信。
2.父母太强势,孩子显懦弱
有的父母经常会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必须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事,用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批评、指责孩子,不允许孩子违背父母的意愿,不给孩子独立发展的空间。孩子在父母的管制下会对自己的认知降低,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缺乏勇气和毅力,变得不自信。
3.父母常干预,孩子不主动
有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事都做不好,不肯放手,当孩子做一件事情时,常常干扰或打断孩子,甚至取代孩子,让孩子到一边去,不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不敢去面对新挑战、尝试新问题。
4.父母太包办,孩子缺动力
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疼爱、过度保护,事事包办,什么事都替孩子想好了、做好了,在孩子心中形成了思维定势,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是找父母,靠父母,孩子缺乏自己解决问题的意识。也缺少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当必须要自己去面对问题时会望而却步,不知如何下手。
因为父母这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很容易使孩子变得不自信,不相信自己,那么,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培养自信阳光 的孩子呢,我们可以尝试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父母巧借力,允许孩子犯错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成长的,如果家长能从孩子的错误中借力,鼓励孩子大胆尝试,容忍孩子错,孩子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和探索新事物的勇气和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