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由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三个阶段组成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P65)。其实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是师生间发生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自我概念)来了解对方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师生互动是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师生课堂互动行为是指教师与学生在班级课堂环境下进行的以教学为主的活动,是班级层面的社会互动,是师生双主体通过数学教学活动而表现出的一系列相互依赖的行为过程嘲。师生互动是西方教育社会学中形成并迅速发展的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起源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符号互动主义(互动主义教育者在教育的本质、目标、原则、策略和互动形式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教育本质:①教育是一个社会过程,教师教学的重心应从灌输知识转移到强调人际关系互动上,社会互动与社会学习是教育的本质,而传授传统的学科知识是互动的一部分。②互动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人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中获得意义的。③教育必须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理解,具有这种知识,一个人才能用更积极的态度做出有利于自己和他人的行为。(2)教育目标: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应包括:培养道德高尚的人;有良好交往与沟通能力的人;善于独立思考,有合作精神的人:能增强人类的生活有效性:改进人类与环境的关系。(3)教学策略:有效的互动教学策略包括:①增进人际关系及提供环境条件,以利于学生个体知觉的分化并将新资料准确地整合到个人知觉之中:②教师成为教育互动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师生间确立相同的基本目标,消除师生间的障碍,增加合作:③对纪律采取积极态度,从制定到执行纪律的各个阶段都让学生参与。(4)互动方式:①师生互动,是双方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教学,而不是学生在教师的权威下被动的作出反应;②生生互动,包括竞争和合作两方面;③群体互动,教师在班级培养起学生群体,改变与学生单向的交流方式。